解读工匠精神演进,展现珠三角时代担当——“馆窥南粤 致敬匠心”系列文章今日推出第二篇《大道惟新:珠三角工业的百年征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从近代民族资本工业开全国先河,到改革开放后走向世界巅峰,珠三角制造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创新基因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手工作坊变成现代化工厂,农田桑基崛起工业文明。
在这里,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在这里,筚路蓝缕,玉汝于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向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目标迈进,珠三角的步伐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百大创新”展区收录了珠三角改革开放以来的100个创新之举。
开放闯世界
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创新枢纽”
放眼百年前,近代中国风起云涌。
1839年,林则徐来到广东。其间,组织编译《四洲志》,简述世界四大洲30多国的地理、历史、政情。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也因此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后,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著《海国图志》,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
那个时代的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先进工业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基础。
“睁眼看世界”的广东,亦为民族工业的先行者。
珠江之滨,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建“柯拜船坞”,为中国近代最早工厂;西樵山下,南海人陈启沅仿效西方工厂,投茧建厂“继昌隆”,建立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机器缫丝厂;惠阳城外,机器糖厂日产千吨,在初创新式糖厂之中国难得一见,被赞“与世界糖业最兴盛之国家相比亦不相伯仲”。
近代工业在珠三角初试啼声。谁也未曾想到,自此发端,珠三角工业文明在时代的惊涛骇浪中堪比黄钟大吕,响彻百年,余音不息。
新中国成立后,南粤工业再度扬帆起航。棉纺厂、针织厂、电器厂,轻工业从小到大;钢铁厂、造船厂、化工厂,重工业从无到有。
1978年,改革开放时代大潮涌动。中国再次从珠三角打开窗口,瞄准当时世界先进工业技术,迈开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珠三角工业的巨轮,向着工业现代化前进。
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在东莞创办,这一模式迅速被各地广泛采用,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成为全国潮流;内地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在蛇口破土开建。开工建设的炸山炮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山第一炮”;西装革履的乡镇干部从香港、台湾和世界各地带来一拨一拨的投资者,服装、箱包、电扇、电脑装入一个一个集装箱从珠三角发往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
从引入“三来一补”的手袋厂、箱包厂、鞋帽厂起步,到今年佛山家电巨头美的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企业库卡,曾经的“世界工厂”正在崛起为一个全球创新枢纽。
从草根经济年代的“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的村组工业园,到当前一座座现代化创业社区,研发设计人才涌动,珠三角正在崛起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群。
历经百年征程,工业文明的力量,改变了珠三角这片土地。
“珠三角工业文明长卷”以超大曲面屏为载体,重现了数千年来珠三角工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戴嘉信 摄
敢饮“头啖汤”
勇立创新潮头的弄潮儿
俗语中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珠三角,人们更爱说敢饮“头啖汤”,也就是敢喝第一口老火汤。
自近代以来,敢饮“头啖汤”成为珠三角工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1874年,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建立的第一家机器缫丝厂在西樵山下创办。即将于11月上旬在佛山南海区揭幕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里,陈列着创办人陈启沅当年设计的脚踏式缫丝机——机汽单车。当年这台机器适应了小丝织业者的需要。
1912年,华南地区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动力机厂在广州创办。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出口的针织品从佛山出口,第一批国产集成电路台式计算器在广州下线,第一支远洋运输船队自珠三角远航。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更勇立工业发展潮头。
全国第一——1982年9月,广州造船厂设计建造的11100吨全集装箱船“巴布亚”号下水。这是中国华南地区为外商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集装箱船。
亚洲首创——2006年11月,广东省LNG配套项目深圳前湾电厂成功向外送电,这标志着全国首创、亚洲第一条远距离跨海输电线路220千伏前平线顺利建成投产。
世界最快——2013年6月,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计算机一期系统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称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
珠三角对中国工业发展的贡献,不止于产品、技术,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
难忘怀,当年中国第一家生产电冰箱的乡镇企业顺德珠江冰箱厂,拥有那时全球最先进生产线给参观者带来的震撼,以至于被连问三次:“这是乡镇企业吗?”
曾记否,30多年前内地掀起“特区热”,大量人才、劳动力,像一只只孔雀,拼命涌向珠三角,要在珠三角这片土地上孔雀开屏、争奇斗艳,给“孔雀东南飞”提供了那个时代的新注解。
今犹忆,30多年前佛山顺德以大办乡镇企业来实现工业化:978家公有企业全部转制,美的等今天很多大名鼎鼎的航母企业,就是顺德“靓女先嫁”结出的硕果。
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所在地南海,这样的例子更比比皆是。
20世纪60年代,不甘贫穷的丹灶人靠着手拎肩扛做起了小五金加工,并借此成为南海首先富裕起来的地区,80年代诞生了南海首个万元户,留下“敲锣打鼓贺富”的传奇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凭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通过国有、乡镇、村集体、合资、外资、个体“六个轮子一起转”的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著名的“南海模式”。“六个轮子一起转”是打破政府的约束,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互联网+”广为人知的今天,却鲜有人知,20年前南海就提出借助互联网提供更便捷政务服务的理念。
由此不难理解,1981年8月26日和1982年6月10日,《人民日报》分别发表社论《像南海县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和《像南海县这样坚定地前进》。
南海,正是珠三角工业发展史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百年征程展馆“百年记录”展区,这里集纳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权威媒体记录珠三角发展的数百个版面。
创新全球化
为大湾区挺起“智造”的脊梁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发表文章:“发明和创新,正把整个珠江三角洲转变成先进的制造业集群”。
今天,从华为手机,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从格力空调,到格兰仕微波炉;从蒙娜丽莎瓷砖,到东鹏卫浴;从红牛,到王老吉;人们的衣食住行处处有珠三角制造的印记。但 这些只是珠三角制造的一个侧影。
在深圳,改革开放之初,一天3层楼的“深圳速度”曾让世界惊叹。今天,一天46项发明的“新深圳速度”更让世界震撼。
今年5月,美的正式完成对德国库卡的收购,中国家电巨头进入世界机器人制造的顶尖领域;今年2月,亿航千架无人机在海心沙花式编队,这不仅是在元宵节向广州市民的献礼,更是珠三角制造实力的象征。
漫步在今天的珠三角,原本人头攒动的工厂,现在向全自动化、智能化的“无人工厂”“进化”;原本生产车间灯火通明,现在彻夜不眠的是技术研发、设计人员;原本利润微薄的贴牌生产手袋、鞋帽、箱包,正在被贴上珠三角品牌标签的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取代。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从世界吸纳资源,快速发展。现在,珠三角正在向世界展现珠三角的创新活力。
从昔日生产山寨机、玩具、鞋袜,到如今生产自主品牌手机、无人机、工业母机……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正在向着创新高地迈进。数据显示,2016年,珠三角自创区发明专利申请14.93万件,同比增长49.9%,发明专利授权3.74万件,连续5年保持16.38%增速增长。
一大批创新企业正在珠三角快速崛起。数据统计,2016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9857家,总量居全国第一。其中珠三角地区有18880家,同比增长78.8%.仅一年间,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8320家,几乎相当于日均新增22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全球化中,一大批珠三角企业主动迈向全球化创新环流,华为、亿航、美的、TCL、柔宇等企业聚集全球创新资源能力不断增强。
在现代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下,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趋向于耦合渗透,新产业、新业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广东装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2816.46亿元,增长11.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40.2%。其中,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3%,价值链优势明显。
向高端价值跃升,向创新高地迈进,珠三角制造正在激发起巨大的创新动能,实现增长与创新的同频共振。
走进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
一次溯源:阅尽工业百年史
11月上旬,坐落在佛山市南海区的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即将揭幕。走进展示馆,观众将能一览珠三角百年工业发展史。
在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的“百年征程”展区,筛选集纳了自1846年至2017年这171年间的76个重大工业发展事件。
这些事件按照三个时期进行了分类:包括“民族资本初试啼声”(近代民族工业时期)、“大国启航破浪前行”(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珠江潮涌开放引领”(改革开放至今)。各个历史时期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部分事件有当年的珍贵历史影像。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近40年来,每一年都列举了若干个年度代表事件。在这里,可以看到1978年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生产场景,1984年的健力宝生产线,2005年海天酱油建成的全球最大规模的调味品生产基地场景。
在这一展区,还展示了珠三角工业发展史上重要实物展品。如陈启沅在南海西樵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时制造的以足踏为动力的小型缫丝机;华帝公司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生产的火炬。有一件特别的展品是万和1995年生产的第一代燃气热水器,运行22年至今外观不破,内部不生锈,通燃气后还可以点火开机。
从70后、80后记忆中的小霸王学习机、爱多VCD,到最新的华为P10 Plus手机、嘉腾“大黄蜂”机器人,这些展品见证了珠三角制造的每一个前进的脚步。
一种记录:见证68年岁月变迁
在百年征程展馆“百年记录”展区,这里集纳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权威媒体记录珠三角发展的数百个版面。尤其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南方日报》,以68年近百个版面,记录下了珠三角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刻。
在百年光影展区,这里展示有南方日报创刊以来和从多个权威渠道收集到的100多张珍贵老照片,其中不少是第一次公开展出。包括有“中国莱特兄弟”之称的冯如试飞的照片、王老吉创始人的照片等,逐一定格着百年来珠三角激情燃烧的岁月。